A5OLPNpqZrNVHsB80REgYQ  

藥是否萬能,可否解除一切困擾?


[ 澄 心 診 所 ]


藥物是治療精神疾病的基礎,但是我們不能期待藥物把問題全部解決。

但至少經過藥物治療後,你可以有足夠穩定的情緒,比較清醒的思考,才能看清楚自己到底是遭遇到什麼困難,有什麼樣的問題,再從心理、社會、家庭環境等各方面來做調整,透過適當的資源運用,建立自信或是自我調適,來解除困擾,維持精神的健康。


精神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大多數的病友,他可能會經歷疾病的急性發作期。

在發作時或許出現很多症狀,包括精神上、心理上、生理上的一些不舒服,當然,針對這部份,我們必須進行治療;而病友經過適當的治療和控制之後會穩定下來,像這樣已經脫離急性期混亂的病友,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康復之友」。


對大部份的康復之友來說,很重要的部份是要如何面對急性期之後的復健階段。

因為病友在急性發作的時後,很可能在思考上、和別人的互動上、生活功能上都有很大的改變,比如說急性發病時各種關係和情況變得一團亂,如何讓他們能夠慢慢地,重新再調整回來,其實是需要一段時間和相當功夫的。


許多病友,在生病之後可能持續錯亂了一段時日,那時,他可能輟學或中斷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後,自己就發現,身旁的朋友都已離開,也鼓不起勇氣去找新的朋友或者和老朋友聯絡,缺乏自信心。

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有一位病友,就自己講說:『當初,被醫生診斷為精神疾病時,就為了「精神疾病」這個名詞,自覺人生一片灰暗,於是在家中,自己封閉了三年』。

事實上,這位甜心的病情並沒有那麼嚴重,但就因為不了解精神疾病,誤以為這輩子就這樣完了,反而自我禁閉。

所以,邁向康復的道路,病友們要建立起自信心,面對這個疾病,才能夠在哪裡倒下,就在哪裡重新站起來。


精神疾病的治療與復健,需要投注時間、人力和成本。怎樣依病人不同的康復程度,建構起協助病人逐步回歸社區,多層次、多功能、多樣性的復健設施、文教育樂設施、庇護性工作場所等,讓病友可以慢慢回復到他原來的生活情境或功能,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的。

目前政府對於復健設施的規劃與設立、病人個案管理轉介適當機構的制度建立,都非常的欠缺,極需要民間更多心力的投注。期盼國家社會能為康復之友們,提供多一些的資源,幫助大家能夠順利的走上復健、「回家」的路。

一般人有一個錯誤的印象,常把精神病患和暴力劃上等號,這是不對的,事實上,精神疾病範圍非常廣泛,而精神疾病患者中有暴力傾向者的比率,並不比正常人中有暴力傾向者的比率來得高。不過,如何防止被有暴力傾向的人傷害,也是一種精神心理衛生的常識。


當我們面對一位已經有多次發生暴力行為的人時,要有所警覺,我們必須了解,一個常常有暴力行為的人,是一個無法控制憤怒情緒的人,所以,在對方盛怒時,是不適宜和他辯解是非對錯的,保護自己不受到暴力傷害才是最重要的。保護自己的方法是:不要激怒對方。

‚保持安全距離。ƒ溫和表達,讓對方或自己暫時離開現場。


大家還記得陳進興劫持南非武官的事件嗎?

當次受傷的是看到陳犯入侵後害怕得尖叫的大女兒,而其他武官家屬,則因為反應的行為和緩友善,所以沒有受到陳犯的傷害,能持續的維持安全直到獲得援助。所以,上面這些控制場面的保命原則,有時候是很重要的喔。


至於少數精神疾病病友出現暴力行為,主要是因為他們受病的折磨,有被迫害妄想或者是受到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觸等)的指使或干擾所致,因此其他人要注意不要急著否定或肯定病友的妄想,先耐心聽他們說他們生氣的原因,同時依照前面不激怒和保持距離的原則,先避免自己受到暴力傷害,再想辦法勸服或必要時強制有傷人傾向的病友就醫接受治療。

屬於精神疾病引起的暴力,在病人病情穩定,幻聽減少的時候,多半就不會再發生了。


另外因為精神疾病是慢性病,和其他的慢性病人一樣,有些病友會因為久病不癒而憤世嫉俗,此時如果不巧遇到被人輕視、歧視、排斥或誤解,或者是置身在刺激他們發洩憤怒的場合,有些人就可能發生不理性的行為。所以,瞭解精神疾病、認識病人所面臨的挑戰,雖不一定要親近但誠心接受他們,就可以避免遇到這一類的不理性行為。


首先,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改變的,相信自己是可以培養出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是可以「管理憤怒」的。

我們自己知道,傷害別人,造成很多人身心的痛苦;而我們自己背負憤怒過日子,長期肌肉緊張,人際關係不佳,身心所承受的負擔也非常的大。


我們雖然改變不了過去,但是我們可以在現在和未來,做一些和以前不一樣的改變。


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行為模式,要打破我們憤怒後傷人的行為模式,必須要「追蹤記錄自己的想法、感受與行為,學習對自己的憤怒有更多的覺察力」,也就是類似佛家說的,要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記錄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做出什麼樣傷人或自傷的行為,可以讓我們檢討出自己處理憤怒的行為模式,先有覺察才能有所改變。有一些書籍可以教導我們,怎麼樣來調適自己的行為,像是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輔導專家所寫的「如何好好生氣」,就是一本很實用可以讓我們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好書。


對於因為罹患精神疾病,而產生暴力行為的病友,雖然有病的影響,但是我們要告訴自己,在生病的同時,我們還是具備有可以學習控制情緒的能力的。

平時要常常給自己一些鼓勵一些肯定,比如說我們可以做一點能力可及的小小善事,享受一下完成事情或者幫助別人的喜悅。


感覺憤怒的高潮來時,不妨做幾次深呼吸,覺得自己可能控制不住時,不妨先離開現場,比如說把房間的門關上,關上門後即使我們大聲咒罵,也就不會傷害到別人。

另外,我們要了解,有時候因為受有病的影響,我們會聯想得太多太快,我們所確切感覺到的情況,有時候卻並不等同於事實,所以要給自己多一點求證的時間,不要輕易受感覺左右喔。


精神疾病因為會對罹病者造成干擾,影響病友的情緒、思考、生活功能,而使得他們變得退縮缺乏自信,再加上治療所必須服用的藥物,有些會使得病友需要較長時間的休息或者是影響他們的一些行動力,所以許多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漸漸地離開了職場,沒有收入。


工作對精神疾病病友的康復有很重大的意義,因為「有工作就會有人際互動的機會」,而且「獲得工作就是獲得社會的肯定」,這些對精神疾病病友都有很重要的心理意義,而心理踏實了,病就容易好起來。

二OO二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敘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數學家約翰˙納許(John Nash)先生的故事,納許先生得了嚴重精神分裂症後,一度思考能力降低,喪失了工作的能力,但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這所知識菁英們的學術殿堂,給予他機會,讓他回到學校圖書館中幫忙,納許先生因此才有機會慢慢的恢復自尊、自信和能力,終於能夠再回到大學課堂上教書,繼續在普林斯頓大學做數學研究員,而能夠領取諾貝爾獎的殊榮。


此外,為數眾多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們,雖然大多數病情不至於使功能惡化,不是「精神障礙者」,但他們在病的急性期,也有可能發生力不從心、無法完全負荷工作負擔的情況,此時,身為朋友、同事或上司的我們,可以幫他調整一下工作量、安排他避開一些高壓力的場合,或者是讓他請幾天病假、或留職停薪有機會喘息一下,或者只是多擔待一點順道幫他個忙;我們的一些支持與努力,就可以幫助他們順利的渡過急性期,永遠做為我們的好朋友和好同事。


而嚴重精神疾病的障礙者,則亟需要政府與民間資源的投入,幫助他們由醫療院所的治療,銜接到社區復健做增強群體社交能力的訓練,再經由庇護性的工作場所加強其工作的穩定度,而後更進一步的協助他們獲得支持性的工作機會,逐步的進入一般職場,貢獻他們的能力,賺取他們的生活所需。


對病人而言,工作可以維持規律的生活,提高自尊與信心,避免發病,對國家社會而言,病人工作可以減輕醫療和社福資源的支出,全民都可以「賺到」喔。

 

澄 心 診 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earmind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