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pBeZm3VPNdJ2mdwrxjgvQ  

友情 ─ 人生不可或缺


[ 澄 心 診 所 ]


轉載 J.Ellsworth Kalas

 

古代的智者曾說:
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聖經箴言十八章24節)


我真想知道作者是在什麼情境下寫出這段經文的?

不過,即使不清楚細節,也不難揣測作者必定是在急需協助卻失去資源的情況下拼命奮鬥;而一路上,總會有支持他的朋友,也許不是所有朋友都具備相同的特質,但他們分別在多變的人生際遇中扮演適當的角色,好到足以讓智者寫下「朋友比弟兄更親密」這句話。


但即使是最好、最真的朋友,也可能受制於人性的軟弱而使彼此失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一旦我們過度期望他人在我們所關心的事物上投注情感時,我們就有可能會受傷。

追尋友誼的過程,或許會令你氣餒,甚至大失所望,但別忘了,你或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讓別人氣餒,甚至絕望。


我們往往對別人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同樣的,別人也會對我們期望太多、太高。試著接受友誼中必存有風險的事實吧,別忘了,高貴的事物必有危險。

有些友誼雖只能維持幾年,但既溫馨又有意義;有些朋友可能已經從待寄聖誕卡的名單中消失,但只要一提起他們的名字,總會喚起各種多采多姿的回憶;有些友誼建立在共同興趣上,「他是我的釣魚伙伴」、「我們是高爾夫球友」,雖然我既不釣魚也不打高爾夫球,但我明白這些朋友帶來的友誼或許不夠深切,但卻能共也有些朋友在我們生命中來來往往。

譬如比爾,好幾年來我都把衣服送去他那兒乾洗;還有史丹,我總是向他買西裝;隨著他們退休或死亡,我的世界縮小了。

雖然表面上我們的友誼平凡淡薄,然而因著互相信任,它的確在我的生命中佔了一席之地。


此外,還有如智者所說「比弟兄更親密」的朋友。

據說這句箴言出自所羅門王,我想他是有感於他的父親大衛和約拿單之間的友誼,才寫下這詩句的。

大衛原本是個純樸的牧童,被帶進掃羅的皇宮,引起掃羅瘋狂的忌妒,一再的要殺死他。

當時只有一個人敢公然捍衛大衛,就是掃羅的兒子約拿單。

儘管約拿單知道大衛有朝一日會奪走原本應由他繼承的王位,但他卻犧牲夢想,冒生命危險救助大衛,只因為他是大衛的朋友。


大衛和約拿單的故事,顯示出友誼關係的難以理解。

表面上看來,這兩個年輕人幾乎沒有共通點:大衛家住在伯利恆外的山區裡,世代都是牧羊人;而約拿單在皇宮裡成長,享受皇室的一切利益,他們哪有什麼共同點?

對友誼很有研究的山姆‧強森(Samuel Johnson)曾說:「不平等的雙方很難維持友誼,除非他們各有令對方仰慕之處。」

我同意他的觀點,但我想到我的一些好朋友,實在想不通當初我們是如何發現彼此的?

我又想到幾個我以為會成為理想朋友的人,雖然與我有許多共同點,結果卻沒有培養出深厚的友誼。

美好友誼中的化學成分實在難以分析!


有些友誼則超越了年齡限制。

在我年輕時,一些最棒的人際關係都來自上一代或上上代之間,雖然彼此不是平輩,卻不妨礙我們建立友誼。那些長輩們以耐心包容我的不成熟,成為我真正的朋友。

現在我漸漸年長,對於比我年輕的人,我期望自己也能保有敏銳的洞察力,把握與他們為友的機會。

我曾經見到許多教授與研究生之間的友誼,深受震撼,他們通常在專業的程度上不同,在經濟及社會地位上也不平等,然而他們在「彼此尊重」的觀點上卻很一致。

我也曾經親眼見到經濟條件截然不同的人,建立起堅固的友誼,不管銀行的存款差距多遠,他們相互珍惜彼此的人格特質及承諾。


我們需要藉著與不同類型人的交往,來獲得鼓舞並拓展生活領域,我們也應該對那些看來似乎與我們沒有交集的人付出友誼。如果把友誼侷限在那些教育程度、生活型態或外形等條件和我們相似的人身上,我們就限制了友誼這位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果效了!


世俗社會告訴我們要著眼於事件所帶來的好處,然而友誼教導我們:生命的意義遠超過這種自我中心的算計。

我一向堅持友誼是偉大的教師,以各種方式使我們得著益處,但它並不是一種可以利用的工具,正如這句銘言所說:「唯一行得通的自私方法,就是不自私。」

友誼也是如此,什麼時候我們把它功利化,什麼時候它就結束了。

因此友誼的存在既不用理由,也無須付費,即使沒有任何回報,仍不減其價值;而我們能成為朋友,只是單純的因為與人為善是對的。

澄 心 診 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earmind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