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庭 會 傷 人
第 一 章 : 緒 論
危 機 潛 藏 的 家 庭 ( 一 )
「澄 心 診 所」
過去三十五年來,大家對於家庭塑造人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認識,發現家庭對個人的影響力遠大於我們所想像。
我們現在了解家庭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擁有自己的結構法則、組成分子以及家庭規則。
家庭規則影響我們的安身立命,最重要的是其中反映出父母對生命的信念和價值觀,也決定了他們用什麼方式來養育子女。
父母的教養方式形成孩子的自我概念。
兒童是每一個文化裡最重要的自然資產,世界的前途有賴於下一代的自我形象,而孩子對於自我的觀點會影響他們在生命中一切的抉擇。
現代家庭出現一個危機,不但與我們教養子女的方法有關,也會在家庭中代代相傳。
羞愧感:靈魂之病
我認為許多家庭的規則具有傷害性及羞辱性。
它們破壞孩子的內在統整,而帶來羞愧感。
根據高夫曼所著《羞恥心》(Shame) 一書中的定義:「羞愧感是一種靈魂的病,是對自我產生最尖銳的痛苦之感。它或許出現在我們受到羞辱而呈現怯懦,或挑戰失敗之時。羞愧的心情是一種內心的傷痛,將我們與別人隔離開來。」
高夫曼認為羞愧的心態否定完整的人性,是許多心理困擾的根源。
諸如:憂鬱症、孤僻、自我懷疑、偏執,甚至強迫行為、精神分裂、完美主義、自卑、自戀、邊緣性人格等,其中皆有羞愧的心態作祟。
它是靈魂的殺手,一旦人的羞愧已經內化成功,生命便會漸漸被一種心理上的麻木凌遲致至死。
基本上,羞愧感是一種完全的自我否定,鑄成於我們早期與人相處的原始經驗,也影響我們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
羞愧感與健康的羞愧
「羞愧感」不同於「健康的羞愧」。
健康的羞愧是「我做錯了」,而羞愧感是「我是個有問題的人」:健康的羞愧是「我犯了一個錯誤」,而羞愧感是「我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健康的羞愧是「我的行為不太好」,而羞愧的態度是「我不好」,兩者大不相同。
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我們教育子女的方式沒有多大改變,反觀社會上節節高升的離婚率、靑少年問題、藥物濫用、近親亂倫、飲食無度以及身體虐待等,在在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
這些現象在告訴我們,舊有的養育方式已經不適用了。
待續....
摘 自 家 庭 會 傷 人
作 者 約翰 布雷蕭
譯 者 鄭玉英 趙家玉
澄 心 診 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