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960_594084460639946_1088491725_o  

父 母 會 傷 人

II

走 出 創 傷 歲 月

( 1 )

澄 心 診 所


「毋須原諒傷害者」

你可能自問:「康復的第一步難道不是原諒父母嗎?」

我的答案是不。

 

這個答案可能令人驚訝、憤怒、驚慌或不安。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寬恕是獲得醫治的第一步。

事實上,你沒有必要為了讓自己好受點和改變人生而原諒父母。

 

我當然明白,寬恕可能是你最重視的宗教、性靈、哲學和心裡學的原則,

如猶太教和基督教認為「犯錯是人的天性,寬恕則是神聖之舉」。

 

我也知道各類專業協助機構的專家相信,

寬恕不只是獲得內心寧靜的第一步,而且是唯一的步驟。

這點我非常不同意。

開業之初,我也堅信原諒傷害你的人(由其是父母)

是醫治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

因此經常鼓勵求診者─其中許多人受過嚴重虐待─

原諒殘忍或虐待他們得父母。

 

此外,許多案主來就診時宣稱已寬恕父母,

但是寬恕之後,他們的精神狀況未見好轉,

依舊對自己的觀感惡劣,依舊有精神疾病的症狀。

寬恕並未帶來任何明顯特或持續的改善,

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的印象更糟。

 

他們常說類似的話:「也許我還沒有完全原諒」

「牧師說我並沒有真正寬恕」「我難道就做不出正確的事嘛?」

 

我花了很長時間仔細探究寬恕的念頭,

以致開始還怡寬恕是否「阻礙」而非「改善」求診者的病情進展。

 

我終於了解寬恕有兩面:

「放棄報復的需求」和「赦免要為罪惡負責的人」。

我不必懷疑人必以反擊來達成目的;

同時會引起挫折和罪惡感,對你的心理健康有害。

 

儘管報復可能大快人心,但卻會使你與父母的情緒大亂,

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人很難放棄報復的念頭,而這也是ㄧ般的反應。

然而,寬恕的另一面就不是這麼清楚了。

 

我覺得無條件免除一個人應負的責任頗怪,尤其是嚴重虐待無辜的兒童。

為什麼要「原諒」那個恐嚇、毒打,讓你童年十分淒慘的父親?

你為什麼要回到陰暗的家,去照顧那個幾乎天天喝的醉爛如泥的母親?

你真的需要「寬恕」從七歲就強姦妳的父親嗎?

我越想越明白,如此一來赦罪太像另一種模式的否認:

「如果我原諒你,我們就可以假裝那些事情並沒有這麼恐怖。」

我終於領悟到,原諒的這個層面使許多人無法繼續好好過日子。


待 續.....
摘 自
張 老 師 文 化
蘇 珊 佛 渥 德 博士
克 雷 格 巴 克 著
楊 淑 智 譯
澄 心 診 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earmind630 的頭像
    clearmind630

    澄 心 診 所 精神科 [ 健保特約 ] (台 北 市 中 山 區 )

    clearmind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