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7849_196472023895140_45140866_o  

父 母 會 傷 人

II

走 出 創 傷 歲 月

自我現實的開端

( 11 )

「澄 心 診 所」

「回應和反應」

動的反應就是回應。

當你回應時,便是在傳達思想和情緒。

你知道自己的情緒,但卻不讓情緒左右你,以至輕舉妄動。

回應同時會讓你保有自我價值感,儘管父母可能數落你幾句。

 

回應極有益,別人的思想和情緒不在害你陷入自我懷疑的陷阱中,

你將看清與他人相關的各種新機會和抉擇,

因為你的展望和理性不會被情緒埋沒。

 

回應也能使你奪回許多自控權。

桑荻需要更理性的回應,而不是衝動地反應。

 

我提醒她,改變行為對每個人都是南是,

包括我自己,但如果矢志不移,一定能達成目標。

 

她願意試一試。

 

我要求她做的第一件事,

是確認帶部分觀點是否出自父母說過的話,

亦即父母對她的意義。

 


這個定義負面的部分包括貼標籤,

認為桑迪是自私、忘恩負義的壞女兒。

 

桑迪多年來一直將這些負面的自我形象內化成對自己的觀感,

因此我們不可能一夕之間就將他消弭。

 

但是,我提供一些開始改變行為的策略,

好讓她用更真實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取代父母對她的偏差定義。

 

我要求她想像我是她的母親。


透過角色扮演,我要她找出答覆母親批評的新方法,

這是她除了慣常屈服於父母管教外的另一種選擇。

 

蘇珊(假扮母親):

「你很自私,且忘恩負義。」

 

桑荻:

「不,我不是那種人!我會為別人著想,也考量到你的利益。

我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傷害你和爸爸。

你難道忘了我經常已經精疲力盡,卻仍帶你去逛街購物,

或邀你們來我家一起吃晚餐嗎?

我再怎麼做,你都嫌不夠。」

 

我告訴桑荻,她一直有防衛心,

至今依舊常向父母道歉常向父母道歉、爭辯、解釋。

 

她必須停止試圖「讓父母看清事實」。

 

只要她依舊凡事尋求母親的認可,就擺脫不了母親的控制。

 

如果她想解開這綑綁,必須除掉外層的防衛,

也有必要盡可能讓親子互動不那麼吃力。

 

為了讓她明白我的意思,我改變角色扮演她,桑荻則扮演母親。

 

桑荻(母親):「

你父親和我需要一個住的地方。你很自私,且忘恩負義。」

 

蘇珊(桑荻):

「媽,你用這種角度看事情真有趣!」

 

桑荻(母親):

「我們為你付出那麼多,真不敢相信你居然會建議我們去住旅館!」

 

蘇珊(桑荻):

「很抱歉讓你因此難過。」

 

桑荻(母親):

「你到底要不要讓我們去住你家?」

 

蘇珊(桑荻):

「我會再考慮看看。」

 

桑荻(母親):

「我要你答覆,年輕的婦人!」

 

蘇珊(桑荻):

「我知道你要我答覆,但我需要一點時間想一想。」

 

桑荻(脫離母親的角色):

「我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在這個練習中,桑荻發現若干令她驚訝的事。

她沒有防備的回應應有助於避免升高彼此的衝突,

同樣重要的是,她不必忙著築起圍牆保衛自己。
待 續.....
摘 自
張 老 師 文 化
蘇 珊 佛 渥 德 博士
克 雷 格 巴 克 著
楊 淑 智 譯
澄 心 診 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earmind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