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有 自 戀 狂 嗎?
[ 澄 心 診 所 ]
轉載自 劉家煜 陽明大學榮譽教授
每個時代都有它特殊的心理病理現象,而我們所處的正是自戀症(narciss-ism)流行的時代。
希臘神話曾描述一位俊美的少年,面對著一泓池水,因自戀而全神貫注於欣賞自己的影子,終至於憔悴而死。
佛洛伊德借用了這個神話,以比喻人類的自戀現象。
有人認為專注於自己的一切,忽略了公共生活的目標,是現在社會的特徵;也有人指出,當今許多心理學者,特別強調自愛、自我成長、自我實現等,可能對自戀現象產生加強作用;也有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逃避婚姻和扶養子,保持獨身,或者與異性同居而不婚,也是自戀的一種傾向。
病態自戀的現象
佛洛伊德認為自戀現象有兩種:
第一是基本的自戀,這是嬰幼兒正常發展所必經之途,因為求生存,兒童必先經過自我中心(亦即自愛)的階段,才慢慢意識到別人的存在,最後才學到愛別人。有些人因身心發展受到阻礙,終其一生都沒有超越基本自戀的範圍。
第二種就是病態的自戀。
美國妞約康奈爾醫學中心的Dr. Otto Kernberg─一位自戀分析理論的重要學者,他對正常的自戀和病態的自戀,作了很謹慎的區別。
他認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愛自己,並且尋求別人對我的稱許,以增加自身的價值,但病態的自戀者與大多數人不同,他們具有極為強烈的自我專注(self-absorption)特性,他們只會自愛,不會愛人。
根據臨床分析治療的經驗,K氏認為病態的自戀者並不是真正愛自己,因為他們的自我評價很低的;他們在外表上是自愛,其實是自恨,這是病態自戀者在病理上的根源。
不錯,每個人都盼望得到別人的稱許,但每一個人的自尊自重,若完全依賴於他人的稱許,那就有問題了。病態的自戀者,需要別人經常的讚美,才活得下去。
所以他們的人際關係是剝削性的,也是寄生性的。為了博取他人的讚許,他們在外表上,做的很吸引人、討人喜歡。
他們在各行各業中,小有成就,但長期觀察結果,證明他們表現平凡。他們也缺乏情緒的深度,會突然爆發憤怒或憎恨。
不管別人對待他們多好,他們總是感覺不滿,因此心理上常處於挫折和空虛狀態。
至於自戀者為什麼不能愛人,K氏認為基本上能愛人的人,他必須把所愛的對象理想化,雖然有時會失望,但愛情可以使人重複不斷地理想化,這就是相愛的夫妻能長久廝守的道理。
但病態自戀者,無法把一個對象長期地理想化,只有人對他的喜愛做出了反應,此人的價值就此失去,因為自戀者與人的關係是剝削性的,好像擠乾,就把殘渣扔了。
追到就不要了
K氏舉例說明,他的一位自戀病人,認識了一位聰明、美麗、熱誠的女子,他向她示「愛」。最初她沒有反應,他熱切地希望她接受他,甚至表示要娶她,最後她同意了。但婚後他很快就覺得她乏味,相隔不久,他對她竟變得完全冷淡了。
病態的自戀者對於有價值且嬌美的、特別是別人也喜歡的女子,具有高度的性吸引力,總要想盡辦法去佔有她,這種妒與貪的特性在前面已提過。
因為只有佔有她,才能表示他的能力與偉大,在短期內由於性的興奮,引發了自戀者的幻想,以為自己與對方在相愛之中;但過不久,當自戀者從性方面,滿足了自己的佔有慾之後,於是又開始另一場對異性的追遂遊戲。
這樣的過程在經過若干年後,病態的自戀者會漸漸覺得所有的性對象都是一樣,不論對方的體態多麼迷人,不再像早期那樣能挑動他的佔有慾,亦即他對性的興趣,遂漸走向下坡路。
如何改變病態的自戀者
K氏認為自戀者在四十到五十幾歲這段時間,在性方面已不再活躍,並且感到挫折、失望和空虛。
在此以前,因為忙於尋求他人的愛慕,以及幻想只要生活中有人鼓掌,就能解決他的問題,因此,在四十歲以前他不是好的治療對象。
到了四十歲至五十多歲時,他開始感到自己生存的空虛,而且他的自尊自重仍然難以建立,才對改變自己產生興趣,改變才有成功的可能。
澄 心 診 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