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 鬱 症 也 會 使 身 體 健 康 走 下 坡
[ 澄 心 診 所 ]
因為是「心理疾病」,所以沒有生理症狀,這是錯誤的想法。
大多數的憂鬱症患者,都是自覺到生理症狀,懷疑身體有病才去求醫的。
出現生理症狀明顯多於憂鬱症狀
第一次得憂鬱症的人,第一次得憂鬱症的人,先自覺到生理症狀而上醫院求診的案例很多。
特別多的症狀,就是倦怠、頭痛、肩膀酸痛、腰痛、耳鳴、暈眩、手腳發麻、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便祕、腹瀉等。
有時候會同時或接續出現這些症狀當中的好幾個,一如頭痛消失後接著手腳發麻,症狀不斷改變。
由於明顯出現這種生理症狀,因此明顯出現這種生理症狀,因此大部分的患者會到內科或骨科求診,但即使進行檢查,也沒有發現身體異常。甚至為了消除症狀而服藥,也沒有獲得改善。
這此階段,有些醫師會懷疑是否為憂鬱症,而介紹患者去看精神科,但有些醫師則認為:「沒有異常,只要放輕鬆,很快就會好。」而叫病人不用擔心。
此外,對於抱怨胃不舒服的患者,也有醫師把它當作「慢性胃炎」、「過敏性腸症候群」(又稱為「腸躁症」)等來醫治。
但是,伴隨憂鬱症而來的生理症狀,接受內科治療並不會好轉。因此,患者當中,有許多人不斷換醫院求診,陷入「逛醫院」(doctor shopping)的狀態。
於是接受好幾次同樣的檢查,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
持續出現這種症狀時,就直接去看精神科
第一次的憂鬱症的人,大概不會察覺食慾不振等症狀是因為憂鬱症引起的。
但是符合以下的任何一項狀況,就必須接受精神科或身心診斷看看。
有強烈的疲勞感或倦怠感,卻檢查不出異常。
體重減輕,醫師卻說沒有不正常。
看過各種診療科,卻得不到明確的病名。
接受藥物和注射等的對症治療,但症狀沒有改善。
伴隨憂鬱症而來的主要生理症狀
經常失眠
暈眩、耳鳴、眼睛疲勞、口渴、頭痛、脖子、肩膀酸痛、胸痛、沒有食慾吃什麼都覺得不好吃、感覺呼吸困難、覺得腹脹、關節、肌肉疼痛、便祕或腹瀉出汗、手腳發麻、性慾減低。
摘自原水文化 平安良雄
澄 心 診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