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狀 腺 炎
「 澄 心 診 所 」
一、橋本氏甲狀腺炎
甲狀腺發炎一般有許多原因,
不過最常見的原因還是以自體免疫為機轉的橋本氏甲狀腺炎,
這種因為自己製造的抗體攻擊甲狀腺而造成發炎反應導致甲狀腺細胞死亡,
最後甚至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結果,在臨床上是屬於慢慢進行的疾病。
1. 臨床症狀
好發於年輕或中年女性,一般只有脖子緊和疲倦的感覺,
往往是發現甲狀腺腫大才來求診,
觸診的感覺是稍硬而表面不規則,
稍有觸痛感,約10%的病人伴有頸部庝痛。
2. 實驗室檢查:
血清檢查可發現病人抗甲狀腺抗體指數偏高,
此也可以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細針由甲狀腺取得細胞於玻片染色,
可發現淋巴球增多,代表甲狀腺內發炎反應正在進行。
3. 治療:
一旦診斷確立,可使用甲狀腺激素治療,
即使病人的甲狀腺機能正常仍需使用。
其理由有三:
(1) 由於可抑制腦下垂體甲促素(TSH)的製造,故使甲狀腺腫變小。
(2) 可預期隨疾病進行,病人甲狀腺功能會衰竭,故需補充甲狀腺素。
(3) 對甲狀腺內引起發炎破壞的淋巴球也有影響。
使用劑量與甲狀機能低下患者同,
大部份病人甲狀腺腫於服藥後6至18個月改善。
由於發炎後造成甲狀腺破壞是不可逆的,
所以病人需終生服用甲狀腺素,
以避免停藥後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
此外按時返院追蹤調整甲狀腺激素劑量也是必須的。
二、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急性甲狀腺炎發生的機率較橋本氏甲狀腺炎少,
一般認為是濾過性病毒感染導致此病的發生,
因為在發病前病人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有時因為發炎厲害造成甲狀腺激素從腺體滲漏出
造成暫時性的甲狀腺機能亢進,
一般不需以放射性碘或甲狀腺切除治療。
1. 臨床症狀
主要表現是甲狀腺腫痛,發燒、頭痛、心悸,
若未適時處理症狀可持續數週。
檢查時,前頸甲狀腺部位會有明顯腫塊及觸痛。
2. 實驗窒檢查
紅血球沈降速率(ESR)是一項良好指標,初發病時可達80以上,
此外由於一半以上病人發生暫時性甲狀腺機能亢進,
故血清中T3,T4 值也偏高,但是甲狀腺核醫掃描,
由於發炎甲狀腺細胞無法攝取碘,故碘攝取指數偏低,
與由葛瑞夫茲症引起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核醫表現完全不同。
3. 治療
阿斯匹靈(Aspirin)可用來消炎、止痛。若發炎,情形嚴重,
可給予類固醇短暫使用。一般在數天內症狀會改善,
但治療仍需持續一段期間約3~6個月以預防復發。
婦女,尤其是產後往往容易發生甲狀腺炎,
而上呼吸道感染盛行期也頗多,
患者發生亞急性甲狀腺發炎,
正確的治療可減輕你不必要的病痛。
若脖子有不正常的腫痛,
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將是你看病的選擇。
轉載自 內分泌曁新陳代謝科 杜思德醫師
澄 心 診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