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l.Ne7t5S5uQASxT6Mlw3g  

當 所 愛 的 人 有 憂 鬱 症 第 六 章

( 四 )

憂 鬱 症 與 友 誼

「澄 心 診 所」


惡 性 循 環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憂鬱症的症狀是一段或是幾段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的結果。

在憂鬱症造成的惡性循環裡,患者的抱怨、自我貶低和求助行為會使最親近的人變得疏遠。

尤其憂鬱症的症狀會使他人產生罪惡感,壓抑著不敢將憤怒直接表達出來。

例如 : 一個有同情心的朋友,剛開始的反應或許是關切對方的感受,花很大的功夫保證你關心朋友,他並不像自己說的那樣沒用。

但當他的症狀持續不變(例如重複抱怨絕望的感受和缺乏自尊),特別是拒絕你時,你覺得不高興,甚至生氣,都是可以理解的。

你或許真誠地提供了支持和安慰,但也毫無疑問地傳達出怒氣和敵意。

這些帶有反感的互動方式可能會使你以負面的態度回應,甚至乾脆躲開他。

在這樣的狀況下,說出來的是安慰的話,但傳達出的卻是無聲的憤怒和拒絕。

患者對這種表裡不一的反應是症狀的惡化。

患者逐漸意識到隱含的訊息後,為了再度得到最初的支持,而表現出更多痛苦的症狀,卻使社會支持的過程進一步受到憂鬱症的影響也加劇他的病情。

這個時候你或許會想 :「雖然有道理,但我不會讓朋友知道我已經厭倦聽他抱怨。

我知道怎麼把這種感覺藏起來。

畢竟他已經夠討厭自己了,不需要再聽我對他的不滿 !」如果你這樣想,或有類似的想法,就恰好落入憂鬱症造成的惡性循環漩渦裡了!

人們通常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善於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樣只會妨礙你在人際關係中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加深負面的情緒,一旦它們逐漸加劇,也愈難隱藏。

讓我們看看大衛和克禮。

剛開始克禮在大衛第一次取消約會後「放他一馬」,認為:「我知道他覺得很糟,卻說不出口,還是就這樣算了吧。」

然而第二次當計劃小聚一番時,克禮不願意約定,只說:「你要不要在星期四下午打電話給我 ? 到時候我應該知道自己是否已做完工作,可以休息一個晚上。」

大衛後來表示他覺得克禮根本不想見他,因為以前他總是事先就會把事情計劃好,該做的事從來都不是問題。

如今大衛覺得自己很糟,而且不被支持,雖然想說些什麼,但認為如果克禮已經受不了他,反而會讓事情更糟。

他覺得很矛盾,雖然他很想聚一聚,可是覺得克禮並不想看到他心情這麼差。

他對於是否該打電話舉棋不定,也希望克禮會打電話給他,如此一來他就可以確定克禮真的想跟他見面。

最後,因為困惑和漸增的沮喪,他「忘記」打電話。

六點時,克禮打電話給他。克禮雖然被拒,很生氣,卻再次決定不提這些感受。

克禮隱藏他的負面感受了嗎?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

他並沒有說出自己受到傷害,或是覺得生氣,他所做的只是玩一點「難被約到」的把戲,要大衛打電話給他。

問題在於,克禮這樣要求是因為他覺得被拒絕而生氣,並不是因為他有太多事情要做。

諷剌的是,大衛很容易就知道其實無關工作,因為憂鬱症會產生另一個影響 :患者非常負面地詮釋自己和所處的環境。

研究者把這些負面想法和信念稱做「認知扭曲」。

換句話說,患者不斷地在自己身上和生活裡尋找證據,證明他們的負面觀點。

試圖對憂鬱症患者隱藏負面感受是不可能的,不論用任何方式,也不論是有意識或潛意識地,患者都會知道你對他的負面感受。

如同在本章開始所說的,為了有效解決問題,我們會教你如何建設性地表達自己的負面感受。

不過我們要先簡短敘述關於社會支持的研究,以及它和我們建議你用具建設性的方法溝通,以打破憂鬱症造成的惡性循環漩渦有什麼關聯。

待 續...


摘自 張 老 師 文 化
蘿拉艾普斯坦 羅森
Laura Epstein Rosen
哈維亞法蘭西斯可 阿瑪多
Xavier Francisco Amador 合著
魏 嘉 瑩 譯


澄 心 診 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earmind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