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所 愛 的 人 有 憂 鬱 症 第 十 四 章
( 四 )
為 所 愛 的 人 和 自 己 求 助
「澄 心 診 所」
該 怎 麼 做 決 定 ?
選擇何種的專業人員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憂鬱症的嚴重程度、患者偏好藥物或心理治療 ( 或兩者 ),以及經濟上的考量。
一般來說,假如憂鬱症程度嚴重,必須考慮服用藥物時,患者應該求助於精神科醫師。
向心理學家或社工尋求心理治療也可以,不過必須讓患者同時求診精神科醫師,進行藥物治療。
所愛的人對治療方式的喜好也應列入考慮。
在這章的最後,我們會討論跟患者溝通接受治療的方法,屆時再回頭說明,為什麼要配合患者的看法和成見來選擇專業人員那麼重要。
社工、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在絕大多數的州裡著必須取得執照才能執業,發執照的原因,是給大眾保障,提供專業的自律性,並且保有規範行為與同儕監督的機制。
你應該看看執業的診療室裡有沒有掛著專業人員的執照,或是詢問對方是否擁有州政府的執照或認認。
你也可以打電話給州教育局,確認專業人員的執照狀況。
在收費上,精神科醫師大概是最高的。
在美國,隨著地區不同,費用會有大副度的變動。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資料,精神科醫生的收費平均約每小時一百五十至兩百美元或以上,一般來說社工約為精神科醫師的一半,心理學家則介於兩者之間。
私人執業的收費通常明顯比診所或醫院門診高,大城市收費通常比鄉下或是人口較少的地方高出很多。
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有提供收費遞減服務 ( sliding scale service ),也就是依照患者的收入來收費。
假如你們住在主要醫學中心或大學附近,患者或許有機會加入研究,以不收費或只收少許費用的方式,提供你們最新的治療。
不過,這必須要所愛的人願意參加,甚至配合一些延伸的評估與追蹤調查。
在美國醫療體制持續重整時,要擔負良好的心理衛生照護可能會變得比較困難。
心理衛生保險給付向來比任疾病的治療都來得低,隨著醫療管理公司愈來愈普及,你或許會發現治療憂鬱症的部分負擔提高了。
在美國一些州裡,保險公司已將部分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人員,例如社工,排除在給付的範圍之外。
在你決定治療方式之前,一定要跟保險公司確認,是否包含在給付當中,也可以跟你考慮要諮商的專業人員討論,請他預估在保險之外你必須負擔多少。
要如何決定跟誰求診呢?憂鬱症的治療很複雜,而且極為主觀,因此我們無法告訴你在專業上孰劣孰優。
身為心理學家,我們認為在所有的專業中,心理學家對憂鬱症的治療擁有最好的訓練,尤其跟具備開藥資格的精神科醫生協同合作更理想。
心理學家擁有非常純熟的心理治療技巧,對人格與人際關係的發展也有專精。
然而,社工或精神科醫生或許不同意我們的說法。
我們只能說,選擇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時,最重要的是你和患者必須對你們選擇的人有信心,並且信賴他。
患者需要能安心地跟這個人說出自己的症狀、感受,以及內心最深處的想法。
我們深深相信,不管患者接受哪一種治療,向哪一種專業人員求診,治療成功的絕大部分來自他和專業人員的關係,他可以跟專業人員表達以及探索情感,並感受到專業真誠瞭解並關心他。
選擇心理衛生專家時,不要有「不能換人做做看」的想法。
通常我們建議病人應該先和新的治療師進行一次會談,討論問題,並瞭解他們是否能夠一起合作。
是否可以放心談話。
假如不能,或許可嘲跟不同的治療師會面。
即使你和患者已經決定合作的對象,我們還是建議你們保一個月的評估期。
在這段期間,病人和治療師可瞭解彼此的配合狀況。
所有心理治療成果的研究都指出,醫病關係是預測治療成功與否的首要因素。
假如你或患者覺得治療師並不合適,適時表達你們的想法,讓治療師緩和你們的焦慮或將患者轉介給別人。
還有一些因素應列入考慮。
這個心理衛生專家願意運用各種不同的治療方式嗎 ?
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常常需要要多樣化的治療技巧,如果第一種治療無法減輕憂鬱症,你會希望治療師試不同的方法。
另一個問題是,這位專家是否排斥患者徵求第二意見 ?
即使醫病關係良好,如果患者的病情在六個月之內沒有起色,也許應該考慮或專長不同的人,或其他的治療。
舉例來說,如果患者嚴重到甚至沒有力氣跟治療師談話,那麼有必要讓他同時接受服藥。
身為心理學家,我們遵循的基本準則是,如果患者在心理治療中毫無進展,因為憂鬱症的症狀讓他無法清晰地思考,也無法在治療中積極努力,我們會強烈建議同時服用抗抑藥物。
一旦藥物開始發生效用,憂鬱症稍為緩解,患者才能從心理治療中受益,處理種種問題,如果無所適從的感受、人際關係的困難和認知扭曲等。
你應該詢問這位專家是曾願意跟患者的家人或朋友會面,是否有興趣教你分辨患者的狀況,幫助你們互動。
你已經知道憂鬱症對患者和身邊的人都會造成影響,所以任何願意把你包括在治療之中的治療師,都應該瞭解憂鬱症的附帶影響。
在對抗憂鬱症的戰爭中,應把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看成盟友,而非敵人。
他願意協助你所愛的人,和你們有相同的目標,想幫助患者找回原來的自己。
或許你不想也不需要知道所有的療程細節,但讓你明白治療的選擇和進展是非常恰當的。
待 續....
蘿拉艾普斯坦 羅森
Laura Epstein Rosen
哈維亞法蘭西斯可 阿瑪多
Xavier Francisco Amador 合著
魏 嘉 瑩 譯
澄 心 診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