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上給予支持
[澄心診所]
有時,家人不假思索的說話方式或態度,也會使患者的病情惡化。
家人應該注意哪些事呢?我們來看看列舉的重要事項吧!
專心聽患者說話
對待憂鬱症患者,基本上請站在「被動」的立場。
當患者心情在低落時就詢問他,例如:「你在煩惱什麼?」
「為什麼心情不好?」「為什麼嘆氣呢?」
等等,然後逐步追問下去。
對於這種詢問,患者也許不會回答,或是因交談而感到痛苦,
若有這種情況,就不要再追根究底了。
患者打破沉默想說話時,家人要仔細傾聽,而且必須要有耐心,
那種應對態度對患者來說,是最好的支持。
不可以說會令患者著急的話
患有憂鬱症時,日常動作會變得遲鈍,例如連換衣服都要花相當長的時間。
家人要充分了解,這也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注意不要為此而催促或斥責患者。
家人如果有需要幫忙的事,可請患者協助。
患者也許會覺得「帶給大家困擾很抱歉」而更加沮喪。
此時,家人要說些正面的話,例如:「現在生病沒辦法啦,病好之後,做是自然就俐落了。」
患者會因為自己不能如願行動而自責,並感到著急。
適時給予患者安慰也是家人的任務之一。
說的極端一點,就是家人只要了解患者痛苦的心情,給予患者安心感就足夠了。
制止患者決定大事
儘管患者的決斷力、判斷力都衰退,但還是會企圖決定事情。
有時,面對左右人生的大事時,例如辭職、退學、離婚、金錢借貸、不動產買賣等,會很快就決定了。
此時,家人要幫忙採煞車,溫和地告訴患者:「等憂鬱症好了之後再做決定吧!」
沒有食慾時,不要勉強患者
患有憂鬱症時食慾會顯著降低,不再想吃自己喜歡的東西。
由於體重減輕,家人免不了擔心,可能會忍不住想說:
「這樣下去體力會不夠,還是盡量吃一點吧!」
但是勉強患者吃東西,對患者來說可是一大負擔。
當患者想吃時,只要準備他吃得下的東西就行了。
隨著治療進展,症狀也有所改善,食慾就會逐漸湧現。
患者晚上若是睡不著,白天就陪伴他一起活動
患者請假在家療養時,常有睡到中午而晚上睡不著的情形。
生活節奏混亂會影響生理時鐘,光是這一點,就容易造成疲倦。
憂鬱狀態逐漸恢復時,為了調整生活節奏,
必須協助患者,白天時盡可能讓他離開床鋪。
另外,在不勉強患者的情況下,為了使他能盡量活動身體,
最好安排一些可以和家人一起做簡單運動的時間。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晚上入睡,也能使生活節奏穩定下來。
摘自原水文化 平安良雄 著
澄 心 診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