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健康有哪標準
「澄心診所」
世界衛生組織的心理健康標準
身體健康,智力正常,情緒穩定。
適應環境,人際關係和諧。
對工作和職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生活有幸福感。
醫學觀點的心理健康標準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首先身體各系統,
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應無病變,功能正常;
其次,除了心理各方面,如意識與情感、認知與行為、
智力與生理等方面均無異常外,還能保持良好的自身協調,
使其社會功能或生活適應能力維持在良好狀態。
心理學觀點的心理健康標準
心理學家馬斯洛和麥特曼等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
應具有充分適應能力。
充分了解自已,並可自己的能力做適度的評估。
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性與和諧。
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能適當發洩和控制情緒。
能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對個性做有限度的發揮。
在不違反社會規範下,合理恰當地滿足個人基本需求。
大陸地區學者的心理健康標準
對現實具有效知覺,智力正常(含超過常人者)。
心理及行為特點與年齡相符。
情緒穩定,既能悅納自身,也能悅納別人。
能在任何環境中獨處,欣賞寧靜。
注意倫理道德。
對平常的事物和工作,能經常保持興趣。
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能與少數人建立深厚的情感。
具有民主態度、創造性觀念和幽默感。
能經得起歡樂與挫折的考驗。
醫生語錄
人類的健康是指個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等三個方面的良好狀態,
且這三方面的能力均能適度且充分地發揮出來。
摘自 合記圖書出版社 張理義 徐毅 黃家伶 主編
澄心診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