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班工作型
(三)
「澄心診所」
治療方式: 設定一個睡眠時間,讓生理時鐘不跑掉
對於輪班工作者的生理時鐘問題,有兩個處理的方向:
一個讓生理時鐘隨著輪班的工作時間調整;
一是讓生理時鐘盡量固定不動,不要隨輪班而混亂。
前者比較適用於班表比較固定,
且每次輪班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者。
米可表示她希望除了大夜班的日子外都能白天醒、晚上睡,
這樣的狀況似乎比較適合第二種方式。
不讓生理時鐘混亂,
一個做法是設定一個盡量能固定睡眠的區間,
稱為定錨睡眠。
研究發現,
如果一天當中能有固定一段時間的睡眠(即便只有四小時),
就能讓生理時鐘不至於混亂。
但由於米可要輪三班,
不可能找到一個每一班都能睡眠的時間,
因此,只能採取較接近的做法。
我先請米可將她的班表寫下來,
再一起從當中找到可能較穩定睡眠的一段區間。
討論之後決定把主要睡眠時段規劃在
晚上一點到隔天早上七點之間,
而無法再這個時間睡的大夜班就以雷同於熬夜的方式來處理。
因此,我請她在日班時從晚上一點睡到早上七點,
中午過後如果太累可以補眠半個小時;
小夜班時仍然盡量維持固定這個時間睡覺,
中午過後也可以稍微補眠一下;
不管值哪一個班,
休假日也要按照這樣的時間作息,讓生理時鐘維持穩定。
最麻煩的是上大夜班時,我請她一回家就盡量早睡,
但頂多只睡到下午一點,
以避免生理時鐘往後延遲;
到傍晚去上班之前,可再補眠兩、三個小時,
為接下來的熬夜先進行預防性的小睡。
上大夜班時,為了維持工作時的感覺,
應盡量讓自己多走動,
也可以在值班的前半段時間攝取一點咖啡因,
協助維持清醒,
但在下班前三個小時盡量不要飲用咖啡因的飲料,
以避免回家之後睡不著。
而在大夜班當中休假的日子,就恢復日班的作息時間。
這樣調整的目的,是讓生理時鐘不要一下子跑掉太多。
在不規律的排班中,維持睡眠的規律性。
此外,我也建議她控制光線來協助睡眠與清醒。
例如在工作時盡量維持在光線底下,
以刺激自己維持清醒;
幸好護理站燈光一向足夠,
上夜班時不致因光線不足而想睡覺。
早上從醫院回家後,就把窗簾拉下,
營造夜晚的氣氛,幫助睡眠。
但中午醒來後,就盡量去照光,
以避免生理時鐘後移。
調整了兩個月左右,米可發現,
若是上日班或小夜班,夜晚慢慢可以獲得充分睡眠。
雖然上完大夜班回來,能補眠的時間只有到中午,
但反而在短短幾小時內,可以睡得著、而且睡得沉了。
雖然一週當中仍有一、兩天會睡不著,
但整體來說她很滿意,不必考慮用藥,
工作時精神也穩定多了。
她原先的挫敗感消失了,
感覺到睡眠是有規律、可以控制的,
不會因排班而完全失控。
現在米可終於可以擺脫了熊貓一族,
甚至也會幫助幾個同事調整睡眠。
轉摘自 失眠可以自療 楊建銘著
澄心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