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母 會 傷 人
< 八 >
為 何 父 母 這 麼 做 ?
( 七 )
「不再自掘墳墓」
如果信念是骨架,規矩就是家庭系統的肉身,
而「盲目遵從」則是驅動這個軀體的肌肉。
我們盲目地順從家規,因為不遵守等於是家庭的叛徒。
與效忠家庭的強度相比,效忠國家、政治理念或宗教教義便顯得遜色。
我們全都有效忠家庭的心意,因為它使我們與家庭系統、
父母及其信念相繫,也促使我們願意遵守家規。
這些規矩如果合理,就能為兒童的發展提供倫理和道德的架構。
但是在問題父母的家庭中,
家規以扭曲的家庭角色和古怪的事實認知為基礎。
盲從這些規矩將導致破壞性、自掘墳墓的行為。
遭父親毒打的葛妲吐露,要擺脫盲從的循環非常困難:
「我真的想康復,不希望再憂鬱下去。
我不想把每段人際關係搞砸,不想再過這種生活,不想再憤怒、害怕。
但是每次我快要能積極自力更生時,總是功虧一簣。
彷彿我害怕放棄痛苦,這些痛苦太熟悉了,而那就是我應當有的感受。」
葛妲一直遵守虐待狂父親的規矩:「接受事實吧!你就是一個壞胚子。」
「不要快樂地過日子。」「要忍受痛苦。」
每當快要違抗這些規矩時,
他效忠家庭系統的力量就會壓過她刻意突破的願望。
她必須遵守家規,這麼作會懺生熟悉的安全感,
儘管這些感受是刺痛的。
但盲從似乎是比較容易走出的路。
葛倫也對家庭忠心耿耿,他將酗酒的父親送到工廠,並將自己亟需的錢給了母親。
他認為如果不好好照顧父母,他們可能會離婚。
這個家庭的規矩是:「無論要付多大的代價,你都得照顧別人。」
葛倫將這個家規帶進婚姻中。
他遵守這個規矩,拯救父母,也拯救酗酒的妻子。
葛倫咒罵自己盲從,但他似乎無法釋放自己:
「小時候,父母不曾關心過我。
我卻必須照顧他們。
這始我的日子過得非常吃力,生不如死。
無論我為他們做什麼,一切都沒有改變。
我痛恨,但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問題。」
待 續.....
摘 自
張 老 師 文 化
蘇 珊 佛 渥 德 博士
克 雷 格 巴 克 著
楊 淑 智 譯
澄 心 診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