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10大迷思停、看、聽
(四)
「澄心診所」
迷思四:
十一點前要上床,配合肝臟排毒時間?
正解:維持穩定作息,比特定時間來得重要。
中醫對於睡眠的闡述,
有許多觀念與西方睡眠醫學不謀而合,
像是臟器會在固定時段代謝或運作。
根據現代睡眠醫學的研究發現,除大腦外,
身體不同生理系統的臟器的確也有個別的生理時鐘,
若要讓身體機能處於良好狀態,
各個系統的生理時鐘必須同步配合,
統一由大腦的生理時鐘來指揮。
然而,大腦的生理時鐘並不是由環境中的時間所決定的,
而是可以有自已的韻律,因此,
「十一點」對於肝臟的生理時鐘並沒有時別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要有規律的作息,來穩定大腦的生理時鐘。
大腦的生理時鐘就像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
使各個器官協調運作,演奏和諧完美的樂章。
若是作息時間混亂,指揮不知如何下拍子,
底下各個樂手自然沒法協調。
讓生理時鐘穩定,才是使臟器正常運作、
排毒代謝的最佳方法。
除穩定作息時間外,
充足且定時的光線曝晒也是穩定生理時鐘很有效的方法,
早晨的光線會告知生理時鐘一天開始的到來,
維持內在生理時鐘與外在環境時間的同步。
若生理時鐘已經完全亂掉,
則可以用積極的光照治療加以調節。
有些人過於重視排毒觀念,每天晚上十一點一到,
就像趕火車一樣,要躺在床上,趕快睡著。
其實,這樣讓身體像在趕十一點的高鐵,
十點五十分開始在月臺奔跑的做法,
更會激發清醒系統,真正躺到床上時,
反而沒辦法入睡。
因此,睡眠變成一件無法放鬆的事,
而是要達到排毒目的。一旦睡不著,
就開始擔心肝臟代謝出問題,想讓肝臟趕快排毒,
更加難以入睡。若不得已吃安眠藥助眠,
又要擔心造成肝臟負擔,增加更多的焦慮。
如此一來,很容易就形成長期的惡性循環。
待續....
摘自 時報出版 失眠可以自療 楊建銘著
澄心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