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母 會 傷 人
II
走 出 創 傷 歲 月
12. 誰 該 負 責
( 18 )
「澄 心 診 所」
「我認為他們不是有意傷害我」
如果父母言行不當、生病、自身有嚴重問題或「用心良苦」,
你可能不願將責任推卸給他們。
雷斯顯然落入這個陷阱中,
他八歲就因為母親精神崩潰,必須代為照顧弟弟。
我告訴雷斯,他成年後不斷與女人的交往有問題,
絕大部分與童年揹負那麼重的罪惡感及責任有直接關係。
在頭幾次諮商實,雷斯已經審查過自己的責任,
但他依舊不相信女人的問題是童年錯誤的責任感所造成。
雷斯:
「這些都是我的責任。
我母親過的這麼慘,到現在依舊如此。
她需要我,我想幫助她凡事如意。」
蘇珊:
「你已經多久一直為他的生活負責?」
雷斯:「八歲之後到現在。」
蘇珊:「那麼誰該為你負責?」
雷斯:
「我想,我該為美一個人負責,包括自己。」
蘇珊:
「雷斯,如果你開始將責任推到父母身上,會有什麼改變?」
雷斯:
「你怎能將責任推給一個憂鬱、悲慘......一生沒過過好日子的人。
那不是她的錯。她去看過醫生,試著康復。她不想生病。」
蘇珊:「這些原因不足以將責任全推到你身上。
你父親呢?他怎能那麼輕鬆地逃脫困境?
什麼時候才輪到他表現的像個成人?」
雷斯(深思了一會兒):
「你知道,我從來不這麼想。我猜他太軟弱了。」
蘇珊:「像你父母那樣未曾過度虐帶子女的家長,
很難看出對子女造成什麼傷害。
但你家確實出現許多沒有惡意的虐待,
比如沒有人關注過你的心理需求,
沒有人關心你過的生活,你從來沒有童年。
重點不是你父母應該為此負多少多少責任,
而是你要瞭解自己不必負任何責任。」
雷斯允許減輕這種錯誤的責任感。
接下來的諮商中,他不斷有新的醒悟。從那天開始,他進步神速。
你可能看出父母失職,或憂鬱、生病、常不見人影,
卻依舊同情他們受苦掙扎,
畢竟你父母擁有的資源極為有限─三、四十年即使是在美國,
大部分的人都不敢大方地接受心理治療。
他們也可能非常被動,以致常覺得無助,
而你可能相信他們毫無傷害妳之意。
我確定有許多案例,父母無意造成子女的傷害,
但推測父母的意圖是在浪費時間,畢竟傷害已經造成了。
如果這傷是言行不當的父母造成的,則這傷害與其意圖毫不相干。
因為這樣的父母不論作或沒做什麼,都得負責任。
為了協助雷斯看清楚自己的處境,
我用一張空椅子代表他父母,而我扮演雷斯的角色。
我希望他聽見從來沒有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情況。
蘇珊(辦演雷斯):
「爸、媽,我小時候覺得身邊一直沒有人可以依靠,
好害怕、孤單,我不瞭解為什麼沒有人可以照顧我。
媽,我不了解為什麼我得照顧你,而父親卻不必。
我不了解為什麼我從來沒有當過小孩,
我老以為那是因為沒有人愛我。
我到現在依舊有這種感覺!
你什麼時候才能停止搾乾我的心力?你什麼時候才會長大?
我已經厭倦必須為整個家負責、厭倦為每件錯誤的事自責。
媽,你生病令我難過、不快樂,但那不是我的錯!」
雷斯:
「你說得全都是事實,我經感受到所有問題的癥結,
但我絕不可能向父母說這樣的話。」
蘇珊:
「雷斯,不要向自己說『絕不』。
稍後當我們進行更多這方面的練習時,
覺得更有力量,且可能想做不一樣的選擇。」
雷斯開始看清楚父母是成人,對子女有一些基本的責任。
就向所有的問題父母,
雷斯的父母因未能照顧到子女的身心需求,以致產生荒謬的親子關係。
一但雷斯能看清楚這些,且相信、感受事實,
才能放掉許多自責的情緒,
多年來,自責導致他便承工作狂且缺乏愛的能力。
待 續.....
摘 自
張 老 師 文 化
蘇 珊 佛 渥 德 博士
克 雷 格 巴 克 著
楊 淑 智 譯
澄 心 診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