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 鬱 不 再 來
一 般 問 題
( 十 四 )
「澄 心 診 所」
你應該......
假如有服用藥物,要避免喝酒或至少減少飲酒量。
不要在沒有醫師監督的情況下,冒然停止服藥。
開車安全嗎?
大致上開車沒有問題,但若是感覺頭昏、精神紊亂、煩躁,或不尋常的焦慮,還是等這些副作用消失了再開車。
假如你比平常反應慢或緊張,自己會第一時間知道。
如果對開車有疑慮,還是不要開比較好。
安眠藥和鎮定劑會使反應變慢,因此,假如你在過去幾天曾經服用這些藥物,開車時一定要特別小心。
喝酒有沒有關係?
有些藥物會和酒精(alcohol)產生交互作用。和醫師確認一下,不過,最好還是少喝酒,這樣才能觀察到副作用。
同樣的,酒精一開始有興奮效果,之後有鎮靜效果,所以感到憂鬱時,最好還是能免則免。
假如你正在服用安眠藥或鎮定劑,就不要喝酒。
為什麼要持續服藥?
為了維持效果,抗憂鬱藥必須全程服用。
研究顯示,服用的動作愈早中斷,復發的機率就愈高。
憂鬱症通常是大腦內某種荷爾蒙,讓過度敏感的接收器恢復原來敏感度。
這需要幾個星期,這也就是為什麼抗憂鬱藥不能立即發揮功效,而且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顯現改善效果。
停止服藥會怎樣?
醫師會建議逐漸減少藥量,並教你如何對抗脫癮症狀。
你不能在沒有醫師監督的情況下,自行冒然停止服藥。
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案?
除了精神外科療法(psychosurgery)和電氣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之外,對於嚴重憂鬱及精神失調的人來說,大概沒有比藥物治療更好的方法。
抗憂鬱藥物比其他大多數治療都來得有效。至於那些輕微或中度憂鬱症患者,其他替代療法還包括談話療法、心理療法、用於治療季節性情緒障礙的日光與光線療法、運動療法,以及補充性療法等等。
不過,若有服用,輕度到中度憂鬱症患者會更快好轉。
你不能不知道
69%至70%的憂鬱症患者在服用抗憂鬱藥物後,約六到八個星期就會有好轉跡象。
太早停止服用藥物或放棄治療,是病情無法好轉最常見的原因。
摘 自
智 庫 文 化
羅 伯‧巴 克 曼、安妮‧契 里 斯 合著
澄 心 診 所